大家好,我是Tina。
(资料图片)
你们认识我的时候,我至少已经30岁了,因为30岁之前,我没有做自媒体。
你们不知道二十几岁的我是什么样子。
那些年,我踩了很多坑。
今天这篇是个自我揭露贴,来揭露20几岁时,我伪自律青年的真面目。
兴趣爱好多元的伪自律青年
我有非常多的缺点,生活中粗枝大叶,不够细致,也不够精致。
但是我的优点也很明显,学习能力很强,学东西很快。
因为这个优点,我特别喜欢尝试新事物,因为我总会很快看到正向反馈。
而这个优点,在我20多岁时,害惨了自己。
那时候看了很多公众号鸡汤文,特别崇拜斜杠生活,很想做一名自律青年。
所以我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充实,每天满满当当。
那时候在电视台工作,只要当天不下乡采访,上午采访完,一般中午会回单位吃午餐。
吃完午餐,我会去楼下的健身房,上一节瑜伽课。
如果中午采访任务很重,没有完成,那我会在晚上下班之后,再去补上。
每天最少一节课,有时候还会在一节瑜伽课的基础上,再上一节舞蹈课或健身课。
除此之外,我还会阅读。
那时候,我会把我每周的阅读清单和阅读收获发到朋友圈。
我还坚持学过英语,每天坚持打卡。
我还非常喜欢画画,小时候很喜欢,后面放弃了很多年,孕期时我报了一个专门的绘画班。
画彩铅,画水彩,每天都会去上课,之前也在朋友圈分享过我的画作。
孕期除了画画,我还在坚持做孕期瑜伽,每天一小时,雷打不动,一直做到生产前的一周。
可以说,看我那时的生活,妥妥的网上写的那种自律好青年。
但其实这都是表面看来,到了二十七八岁时我内心的焦虑恐慌情绪特别强烈。
我每天在做很多事,但却没有收效和成果,对未来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尤其怀孕之后,职业上的不安全感达到顶点。
在这种茫然的时候,我以前做的那些看似自律的行为,并没有帮助到我。
因为时间和精力极度分散的状态下做的事情,大概率只能做到七八十分。
所以看似擅长很多,但其实没一项拿得出手,统统都称不上专业。
所以,当我真正需要它们为我的未来持续时,一件也帮不到我。
直到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只是一个看似兴趣爱好多元的伪自律青年。
而这样做的坏处是,它特别容易让我沉浸在每天的忙碌生活中,自我麻痹。
开窍的30岁
真正的开窍发生在30岁。
俗话说三十而立,在该立起来的年纪,我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而深感焦虑。
在日渐下行的传统媒体,我有种被大势带着往下走的感觉。
又因为自己日常的时间和精力很分散,所以一直没有找到那个可以作为破局点的领域。
于是,我跳槽到一家世界五百强集团。
想要在职场上寻找一条新路,但入职后很快又发现,真实的职场环境,和我预想中差别很大,自己的性格很不适合那里。
怎么办?
倒倒不回去,前行找不到方向,所以那时就像一只无头苍蝇,焦虑乱撞。
后面我改变策略,放弃掉所有的兴趣爱好,专注在一个点——阅读和写作上。
为什么这样选?
各种因素导致。
首先,五百强集团时间不自由,无法发展多种兴趣爱好。
以前在广电时间相对宽松,但是新换的公司不是的,常年单休,7点半下班算早的。
那时候孩子还不满周岁,是没有时间去发展其他特长和爱好的。
另外,多年的文字基础做了有利铺垫。
毕竟做了那么多年记者,文字功底还是有的,做这方面不算全新的探索,在相对熟悉的领域,更容易做出成绩。
因此我坚定地选择了阅读写作。
再之后的故事你们应该就知道了,写了几个月后,就开始不断涨粉签约,不断上稿变现。
像走在一条黑黑的隧道里,突然前面看到了亮光。
那种感觉太棒了,于是我更坚定地走了下去。
再后面,我开班了。
写作营和阅读营,现在已经有3000多人报名参加。
自媒体IP变现营,上线当晚就有100多人报名。
我开始通过自媒体,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我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我开始创业、建团队,我看到了人生更大的可能性。
而这一切,都要感激30岁时的开窍和破釜沉舟的勇气。
到现在,我35岁,短短五年,我的收获比前面30年都要多。
重要感悟
回首这5年,我有好多话要对你讲,我总结了3条最重要的感悟分享给你听。
01、20岁做加法、30岁做减法
那是不是20几岁时的探索就没有意义?
不是的,我很认可白岩松曾经说过的话:
“20几岁时,我们要充分尝试和探索,但是到了30岁往后,我们就要给人生做减法。”
如果没有20多岁时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很可能就找不到30岁时可以专注的那个方向。
但是,我们不要让自己沉浸在那个不断探索、喜新厌旧、浅尝辄止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探索中保持明确的目标感,要以找到那个人生方向为第一要务。
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个体,我们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有成本的。
到了30岁,我们要专精一处,实施精准打击,才会有好结果。
02、立长志比常立志重要1万倍
20多岁时,我踩的坑是常立志。
所以我会不断的变换兴趣爱好,我做很多尝试,我有的都是阶段性的小目标。
但是却缺乏一个长久的大目标。
到了30多岁时,我开始立长志。
我只围绕着我的专业,我开始精准努力,我希望可以达到一个五年十年甚至20年的大目标。
而我做了这种转变之后,我的真实感受是,立常志比常立志重要1万倍不止。
03、产品化才是真正的自律
关于这个话题,以前我有写过文章,感兴趣还可以去查看。
她将读过的书变成课,卖了3000份:将自己产品化,才是顶级自律
我们做任何的自律尝试,最终应该以结果论英雄。
不要沉浸在“我很努力”的虚假满足中。
当我们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产品化,才会真正倒逼我们在相关方面变得专业,才能真正帮助到我们的用户和粉丝。
这才是真正的产生价值的自律。而不仅仅是躺在虚假的自律中自我麻醉。
这样的认知,希望你我都有。
结语:
其实也挺感激20几岁时自己的折腾和努力的,只是如果能早点开窍就好了。
如果你现在正处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希望这篇文章给你带去一些启发。
如果你的二十几岁已经过去,你对我写的是否有同感呢?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
好了,今天的文章分享到这。
我是Tina,
我们下期见。
标签: